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脊柱側彎

什麼是脊柱側彎?
所謂脊柱側彎,是指脊骨向左或向右彎曲成C 形或 S 形,常見的側彎位置在胸椎和腰椎之間。脊椎側彎通常發生於青少年期,以女性居多,病發初期常不易察覺。患者沒異樣感覺,只當脊骨彎曲至較嚴重程度時,才會影響到其外觀及出現其他問題,患者才會察覺,根據香港政府衛生署數字顯示,2005年有16.7%中學生患有脊柱側彎,較99/00 年度上升逾 7 個百分點;其中以中學女生情況較嚴重,比例由11.6%大升至19.5%,即約 5名女生有一名患該病,約為男性的 6倍。

脊柱側彎的成因
脊柱側彎並沒有明確的病發原因,只知是由於脊骨發展不平衡與兩邊脊骨肌肉發展不對稱所致:則發育期階段,肌肉的生長速度,與關節骨骼的生長速度協調不一,因而出現脊柱側向一邊的情況。而因為女性的發育速度較快,所以在先天性脊柱側彎患者中,以女性患者較多。


醫學上估計,先天性脊柱側彎成因,可能有遺傳因素,另外,若患上扁平足或長短腳,也可由於生物力學的改變,誘發脊柱側彎的產生。若先天性脊柱側彎患者仍處於發育年齡,惡化機會較成人高,側彎情況甚至有每年增加510度的快速發展。成人脊柱側彎症,多是由青少年時期輕微的脊柱側彎加上後天因素所引致或深化而來;脊柱的退化及骨質密度降低亦會造成成人脊柱側彎症。後天因素包括:
  • 單邊性工作:習慣單邊背手袋、單邊提取重物如公事包等。
  • 運動創傷:因運動造成創傷,令軟組織受傷或令關節移位。
  • 日常姿勢:日常生活姿勢不正確令軟組織勞損或令關節錯位。
  • 睡眠環境:床褥和枕頭的軟硬度不適合、又或俯睡的睡姿都是成因。
  • 身體因素:體內器官出現發炎或腫瘤,身體因想避開這位置而側埋一邊。

脊柱側彎的影響
脊柱側彎患者的肌肉平衡會較差,因為脊骨側向一邊,左右兩邊的軟組織所受的壓力不一,平時進行任何動作、活動,受力程度都會造成不平衡的情況。而由於邊關節及軟組織受力不一,退化速率亦相對不同,脊椎側彎的一邊,受力會較大,關節會加促退化,特別容易有產生骨刺、磨蝕關節、軟組織勞損等情況。嚴重的脊柱側彎有機會影響胸廓,使肋骨無法如常擴張,致令胸腔變小,影響心肺功能、呼吸及血液循環,心肺功能的衰竭更有機會致命。嚴重的脊柱側彎會影響外觀,有機會引起心理問題。脊柱側彎有機會引發身體的連鎖痛症,例如肩頸痛、腰背痛、膝痛、足痛手腳麻痺等。

脊柱側彎的治療
脊柱側彎幅度越少,矯正機會愈大,但若脊骨處於不正確狀態愈久,附近的肌肉、軟組織、韌帶、筋腱都會受到影響,減低治療效果。大約70-80%病人於治療後都可改善側彎情況。有時肌肉收緊,都可能會造成輕微側彎的情況,所以5-10度的側彎,一般都不當是病態性側彎,只需注意日常生活姿勢,保持適量運動即可。但側彎情況在10度或以上,就必須正視。嚴重的脊柱側彎情況,可能需要長時間佩帶矯型腰封;嚴重至50度甚至以上者,甚至可能需要接受矯形手術,植入金屬支架以固定脊柱正確位置。

脊柱側彎治療原則:
  • 軟組織治療
  • 矯正關節
  • 矯正日常不良姿勢
  • 適當運動
中醫治療利用推拿、針灸、中藥等治療與脊柱側彎相關的軟組織勞損。繼而以手法治療矯正移位或錯位的關節,改善脊柱關節的活動性。因應患者個別情況,中醫師也會安排患者接受理療按摩療程,加強調節肌肉張力。脊柱側彎患者必須改善日常生活姿勢,避免單邊性工作,及不良坐姿、睡姿等。另外,脊柱側彎患者更要進行適當的運動以調節脊柱週邊肌肉的鬆張程度、增加肌力及改善其柔韌度。大約70-80%病人於治療後都可改善側彎情況。

脊柱側彎度介乎 2040度者可考慮配戴矯形支架,但長遠效果並不顯著。若脊柱側彎度數大40度或有影響心肺功能跡象的患者則有可能需要做矯形手術,但由於手術存在風險,故只建議病情進展速度較快和弧度較高的人士進行。

脊柱側彎幅度越少,矯正機會愈大,所以務必及早檢查,從速醫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