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盆骨移位/錯位 (Pelvis Displacement/Subluxation)

盆骨 (骨盆) (Pelvis)包含了骼骨 (Illium)、骶骨 (Sacrum)、坐骨 (Ischium)、尾骨 (Coccyx) 及耻骨 (Pubis),上連脊椎、下連雙腿,是人體脊柱的根基,同時吸收雙腿在走路時向上傳的力量和振動,亦同時承受身體向下壓的重量。盆骨有穩定上、下身的作用。






另外,盆骨內包著人體器官,如大腸、卵巢、子宮、及膀等。盆骨亦有保護盆骨內器官、血管、淋巴管及相關神經的作用。萬一出現盆骨移位/錯位等情況,全身的脊椎就會容易失衡,以及會誘發出內科、婦科等疾病。




盆骨移位形態可分左、右、高、低、上、下、旋轉等情況








盆骨移位的成因
  • 受到意外撞擊:例如運動受傷、跌倒、交通意外、高處墜地或衝撞,使尾骨受到重擊而造成
  • 姿勢失衡:人體坐下時,腰椎承受壓比站立大,若身體長期傾側,如翹腳坐、側身用電腦或看電視、把錢包放進褲袋令身體傾側、彎腰蹲下縛鞋帶令身體向前傾側,均會影響身體平衡,令腰椎盆骨容易移位壓住神經線,令人麻痹及疼痛
  • 足踝拗柴:當足踝拗柴時,下肢肌肉收縮,盆骨因要卸力及保持身體平衡,有機會出現移位,或會造成骶髂關節錯位。
  • 婦女懷孕:孕婦在懷孕期間,胎盤在子宮內日漸成長,令孕婦的子宮變大,體重日漸增加,再加上地心吸力的原故,會令孕婦的重心點慢慢向前傾,令走路的姿勢亦會隨之而改變。胎盤的重量,加上要適應身體重心轉變的問題,會令孕婦的腹部、背部及腰部的肌肉過份拉扯,變得虛弱疲勞。若拉扯情況加劇,很容易導致腰椎及盆骨移位,令神經線受壓,出現疼痛。


盆骨移位引起的相關問題

與脊柱相關疾病:
盆骨是人體脊柱的根基,脊柱是人體的樑柱。一旦盆骨移位,作為樑柱的脊柱就會隨之彎曲、失衡,引起脊柱相關疾病如:
  • 長短腳(使走路時重心偏向腿較短一方,腳底長期受壓,出現筋膜勞損發炎的情況。)
  • 高低膊,影響外觀
  • 側頸、頸血管受壓,漫延至頸肩疲勞,肌肉麻痺,血流不暢通
  • 脊柱側彎、胸椎錯位,壓迫相關神經,出現疼痛;若有壓迫通向肝臟神經的情況,人會變得疲倦
  • 寒背,令胸腔容量減少,使身體吸入氧氣量比正常低
  • 腰椎錯位,致使腰痛、腰無力、腰肌勞損、腳痺、腳腫(若腰椎第一節神經受壓,會影響肝、腎、卵巢、子宮、秘尿系統等功能;若腰椎第二節神經受壓,容易出現宮外孕;若腰椎第三節神經受壓,客易出現子宮肌瘤、腰椎肌瘤)
  • 坐骨神經痛


內科相關疾病:
  • 大腸神經受壓,會使大腸血液循環變差,蠕動緩慢,容易便秘,令身體有毒素積聚,影響消化系統
  • 膀胱受壓迫,會出現尿頻、小便不規則等情況


婦科功能問題:
  • 子宮、卵巢受壓,血液流通差,繼而扭曲、變型,會出現痛症、月經過早或過遲、停經、閉經、痛經、不孕等經氣不暢通的婦科問題。
  • 若懷孕婦女有盆骨錯位狹窄情況出現,容易發生胎位異常,繼發性引起子宮收縮乏力,有延遲生產的危險;又若出現胎位移位的情況,生產時並非胎兒頭部先出,胎兒頭部長時間留在母體內,容易造成胎兒缺氧、腦細胞永久受損、甚至死亡。嚴重者會影響母體盆腔內組織缺血,壞死,增加感染機會。另外若胎位移至橫向,盆腔狹窄不夠大,在生產時容易造成子宮破裂,影響生命。


臨床檢查
  • x-ray檢查 具體知道盆骨錯位形狀,如高、低、上、下、旋轉等不同錯位現象。
  • 觸診 明確檢查骨性標誌(bony landmarks),如兩邊盆骨高低,腿的長短等。
  • 功能檢查 腿的力度,臀部收縮的力度。
  • 痛症檢查 如腹股溝、腹部、骶骨等部位有否出現痛症。


中醫治療
  • 透過x-ray查配合醫師觸診及檢查,評估盆骨錯位狀況及類型
  • 用以適當的正骨手法進行復位治療,將錯位位置復位。
  • 配合以針灸、敷藥等輔助治療。
  • 有需要時以中藥調理,強化筋骨。


注意事項
  • 復位後要注意坐姿正確,切忌著高跟鞋、翹腳坐、坐軟梳化(人體骨骼在絕對放鬆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錯位)
  • 站立或坐下要保持正確姿勢。
  • 適當盆骨運動:如抱膝、扭腰、拱橋、太極等。
  • 睡眠姿勢:平躺仰臥(側睡易令骨盆受壓;扒著睡易令頸椎、胸椎受壓影響心肺功能)。
  • 適當拉筋運動(幫助身體關節保持正常體位)。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脊柱相關疾病

脊柱相關疾病

人體脊柱是由二十六塊椎骨(七塊頸椎、十二塊胸椎、五塊腰椎、一塊骶骨及一塊尾骨等所組成)。椎骨間相互以椎間盤、關節和韌帶連結成一條既可活動,而又堅韌牢固的脊椎,它是人體的中軸,有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及左右旋轉的運動功能。在這二十六塊脊椎骨中,有三十一對神經分佈置人體各處,分別是頸神經八對,胸神經十二對,腰神經五對,骶神經五對,尾神經一對。神經即從由脊髓通過椎體間的空隙走出來,一旦脊椎體發生移位,或產生壓迫或甚至周圍肌肉,韌帶組織緊張,都會直接影響通過的神經,間接引起神經供應的末端器官,肌肉或分泌腺體。脊椎有支持身體重量、抗地心引力、保護脊髓、神經終端和血管等作用,脊椎在人體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若人體長時間處於某一特定姿勢,造成不正常姿勢習慣(例如:長時間使用電腦、玩手機或看書等等),或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又沒有定時做適當伸展運動和放鬆精神及身體;又或因跌傷、扭傷或特發意外,會有機會造成脊椎變形或異位,影響椎關節錯位,使其在生理上,不能發揮正常功能。

脊椎神經系統與腦及全身臟腑、器官是相關連的,一旦脊椎有毛病,必引起內臟之病變,不可輕視。若有發現脊柱有異常狀況,應盡早求醫。除了定時做伸展運動外,亦建議各位定期找骨科醫師檢查,保養脊柱健康更為重要。

人體脊柱相關疾病對照表
脊柱部位
相關疾病
頸椎(C1C7
第一頸椎(C1)
眩暈、後頭痛、視力下降、高血壓、失眠、面癱
第二頸椎(C2)
眩暈、偏頭痛、耳鳴、胸悶、心動過速、排尿異常、視力下降、高血壓、失眠、面癱
第三頸椎(C3)
喉嚨部異物感、胸悶、頸痛、牙痛、甲狀腺功能亢進
第四頸椎(C4)
喉嚨部異物感、胸悶、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甲狀腺功能亢進
第五頸椎(C5)
眩暈、視力下降、心動過速或過緩、上臂痛或下肢癱瘓
第六頸椎(C6)
低血壓、心率失常(過速或過緩)、上肢橈側麻痛
第七頸椎(C7)
低血壓、心率失常、上肢後側尺側麻痛
胸椎(T1T12
第一胸椎(T1)
上臂後側痛、肩胛部痛、氣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二胸椎(T2)
上臂後側痛、氣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三胸椎(T3)
上臂後側痛、肩胛部痛、氣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悶、胸痛
第四胸椎(T4)
胸壁痛、氣喘、打呃、乳房痛
第五胸椎(T5)
胸壁痛、氣喘、乳房痛
第六胸椎(T6)
胃痛、肝區痛、上腹脹、肋間痛、膽石症
第七胸椎(T7)
胃痛、肝區痛、上腹脹、肋間痛、膽石症
第八胸椎(T8)
胃痛、肝區痛、上腹脹、肋間痛、膽石症
第九胸椎(T9)
胃痛、肝區痛、上腹脹痛、子宮炎
第十胸椎(T10)
腹脹、肝區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宮炎
第十一胸椎(T11)
胃脘痛、肝區痛、胰腺炎、糖尿病、腎病、排尿異常、尿路結石、腹脹痛
第十二胸椎(T12)
胃脘痛、肝區痛、胰腺炎、糖尿病、腎病、排尿異常、尿路結石、腹脹痛、腎炎、腎結石、腹瀉
腰椎(L1L5
第一腰椎(L1)
胃脘痛、肝區痛、胰腺炎、糖尿病、腎病、排尿異常、尿路結石、腹脹痛、腎炎、腎結石、腹瀉、大腿前側痛
第二腰椎(L2)
腰痛、排尿異常、大腿麻痛
第三腰椎(L3)
兩側腰痛、腹痛
第四腰椎(L4)
兩側腰痛、腹痛、腹脹便秘、下肢外側麻痛
第五腰椎(L5)
下肢後側麻痛、下肢痛、遺精、月經不調
骶骨(S)
骶骨(S)
排尿異常、子宮炎、前列腺炎

注:頸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坐骨神經痛 (Sciatic Pain)

甚麼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由第四至第五節腰椎神經組合及第一至第三節骶骨神經組合而成的神經束,而因這部份的脊椎關節功能失調而引起神經束及血管受壓的痛楚,麻痺及肌肉痿縮都稱為坐骨神經痛。
脊骨移位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毛病,但其後果可以令椎間神經孔道變形及收窄,使神經根或神經線受壓,產生坐骨神經麻痛現象。


椎間盤突出是因內面的「核質」及外面的「外環」因不當的外力或自身退化而造成突出。繼而壓迫到神經根,造成手部的麻痛。由於椎間盤突出大多是壓迫一邊的神經,因此我們可以經由神經的檢查,追溯到底是那一節,那一邊出了問題。


病徵:
坐骨神經痛大多數患者在腰椎部旁有明顯的壓痛、鈍痛、灼痛、鑽痛、抽痛。通常始於臀部,再沿小腿後外側而放射至腳背和下肢麻木。受壓嚴重患者常有患側下肢麻木,亦可有局部皮膚感覺過敏、感覺遲鈍或感覺消失等。感覺異常區域與神經分佈區域一致,多限於小腿後外側和足部。有時咳嗽、噴嚏等動作常使疼痛加重。以及出現小腿外側感覺漸弱,跟腱反射消失和臀肌長力降低等。


若長久坐骨神經痛病情者,巨大突出物向後方壓迫馬尾神經時,可出現雙側重度坐骨神經痛、會陰部麻木與排便排尿無力。晚期還可出現雙下肢癱瘓、足下垂和下肢後外側與會陰部痛感覺消失;排便功能障礙,加劇時可出現大小便失禁。


導致:椎間盤突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梨狀肌症候群、或壓迫性骨折病史等等。


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方法:
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當然是先辨證論治,鑑別病理後再決定診治的方向。針推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療效不錯,患者的痛感很快會得到改善,但康復後要注意保健。方法包括:改善不良姿勢、久坐後要起身步行、定時按摩腰部、泡熱水浴、房事勿頻密、注意保暖及保持活動量,尤推介練習樁功,可促進氣和血的運行,坐骨神經痛患者的氣和血一般不太好。還有,要按個別需要服食溫腎補骨藥,如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和龜鹿二仙膠等。


此外,正確和恆常的功能鍛鍊是治療本病的關鍵,以下五招是有效的功能鍛鍊
  1. 左右擺腿:站立位,雙手扶牆,輪流向左右方向擺腿,擺動時足部不觸地面。
  2. 踏自行車運動:仰臥位,兩下肢像騎車般輪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漸增加。
  3. 交替直腿上抬運動:仰臥位,輪流將在、右腿伸直後抬起,經常鍛煉可逐漸提高抬舉角度。
  4. 正坐舉腿:坐位,兩腿緊靠或夾上一本厚書,直膝,腳跟著地,手握凳邊,抬腿過臍,隨即放下。開始時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堅持鍛煉後患腿的抬高程度會逐漸增加。
  5. 平坐推腿:坐位,足跟著地,足尖蹺起,兩手平放大腿上,隨即向前彎腰,兩手同時推向足部。初練時兩手很難推到足部,堅持一段時間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脊柱側彎

什麼是脊柱側彎?
所謂脊柱側彎,是指脊骨向左或向右彎曲成C 形或 S 形,常見的側彎位置在胸椎和腰椎之間。脊椎側彎通常發生於青少年期,以女性居多,病發初期常不易察覺。患者沒異樣感覺,只當脊骨彎曲至較嚴重程度時,才會影響到其外觀及出現其他問題,患者才會察覺,根據香港政府衛生署數字顯示,2005年有16.7%中學生患有脊柱側彎,較99/00 年度上升逾 7 個百分點;其中以中學女生情況較嚴重,比例由11.6%大升至19.5%,即約 5名女生有一名患該病,約為男性的 6倍。

脊柱側彎的成因
脊柱側彎並沒有明確的病發原因,只知是由於脊骨發展不平衡與兩邊脊骨肌肉發展不對稱所致:則發育期階段,肌肉的生長速度,與關節骨骼的生長速度協調不一,因而出現脊柱側向一邊的情況。而因為女性的發育速度較快,所以在先天性脊柱側彎患者中,以女性患者較多。


醫學上估計,先天性脊柱側彎成因,可能有遺傳因素,另外,若患上扁平足或長短腳,也可由於生物力學的改變,誘發脊柱側彎的產生。若先天性脊柱側彎患者仍處於發育年齡,惡化機會較成人高,側彎情況甚至有每年增加510度的快速發展。成人脊柱側彎症,多是由青少年時期輕微的脊柱側彎加上後天因素所引致或深化而來;脊柱的退化及骨質密度降低亦會造成成人脊柱側彎症。後天因素包括:
  • 單邊性工作:習慣單邊背手袋、單邊提取重物如公事包等。
  • 運動創傷:因運動造成創傷,令軟組織受傷或令關節移位。
  • 日常姿勢:日常生活姿勢不正確令軟組織勞損或令關節錯位。
  • 睡眠環境:床褥和枕頭的軟硬度不適合、又或俯睡的睡姿都是成因。
  • 身體因素:體內器官出現發炎或腫瘤,身體因想避開這位置而側埋一邊。

脊柱側彎的影響
脊柱側彎患者的肌肉平衡會較差,因為脊骨側向一邊,左右兩邊的軟組織所受的壓力不一,平時進行任何動作、活動,受力程度都會造成不平衡的情況。而由於邊關節及軟組織受力不一,退化速率亦相對不同,脊椎側彎的一邊,受力會較大,關節會加促退化,特別容易有產生骨刺、磨蝕關節、軟組織勞損等情況。嚴重的脊柱側彎有機會影響胸廓,使肋骨無法如常擴張,致令胸腔變小,影響心肺功能、呼吸及血液循環,心肺功能的衰竭更有機會致命。嚴重的脊柱側彎會影響外觀,有機會引起心理問題。脊柱側彎有機會引發身體的連鎖痛症,例如肩頸痛、腰背痛、膝痛、足痛手腳麻痺等。

脊柱側彎的治療
脊柱側彎幅度越少,矯正機會愈大,但若脊骨處於不正確狀態愈久,附近的肌肉、軟組織、韌帶、筋腱都會受到影響,減低治療效果。大約70-80%病人於治療後都可改善側彎情況。有時肌肉收緊,都可能會造成輕微側彎的情況,所以5-10度的側彎,一般都不當是病態性側彎,只需注意日常生活姿勢,保持適量運動即可。但側彎情況在10度或以上,就必須正視。嚴重的脊柱側彎情況,可能需要長時間佩帶矯型腰封;嚴重至50度甚至以上者,甚至可能需要接受矯形手術,植入金屬支架以固定脊柱正確位置。

脊柱側彎治療原則:
  • 軟組織治療
  • 矯正關節
  • 矯正日常不良姿勢
  • 適當運動
中醫治療利用推拿、針灸、中藥等治療與脊柱側彎相關的軟組織勞損。繼而以手法治療矯正移位或錯位的關節,改善脊柱關節的活動性。因應患者個別情況,中醫師也會安排患者接受理療按摩療程,加強調節肌肉張力。脊柱側彎患者必須改善日常生活姿勢,避免單邊性工作,及不良坐姿、睡姿等。另外,脊柱側彎患者更要進行適當的運動以調節脊柱週邊肌肉的鬆張程度、增加肌力及改善其柔韌度。大約70-80%病人於治療後都可改善側彎情況。

脊柱側彎度介乎 2040度者可考慮配戴矯形支架,但長遠效果並不顯著。若脊柱側彎度數大40度或有影響心肺功能跡象的患者則有可能需要做矯形手術,但由於手術存在風險,故只建議病情進展速度較快和弧度較高的人士進行。

脊柱側彎幅度越少,矯正機會愈大,所以務必及早檢查,從速醫治。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是指在足底筋膜與跟骨接位處出現疼痛。
病徵:
腳底筋膜炎患者最初出現的不過是腳跟痠痛,但日積月累情況惡化,一日早上起床,當腳跟第一步著地時,會痛得很厲害,當步行了數分鐘後,痛感會漸漸減退。雖然短暫的步行可以減輕腳跟的痛楚,但是當步行、站立或跑步的時間久了,痛楚又如影隨形的慢慢浮現。


導致:病情繼續發展,最終會引致足跟起骨刺。最後因行走時,為了避免腳跟疼痛而步姿相應地改變。腳部著力的不當,引至髖、膝、踝等關節產生毛病。下背痛,脊骨移位也是常常與長期腳底筋膜炎有關。當骨刺形成後,行走時,跟骨滑囊,跟底脂肪墊,及腳底肌膜,會受骨刺的擠壓和刺激,不斷導致發炎引起疼痛,到其時治療的困難度就大為提昇。


原因:體重過重,穿高跟鞋,扁平足,過度行走等都是引發腳底筋膜炎的原因。


腳底筋膜炎治療
定型腳墊:訂做合適的鞋墊來改善腳部力學機制。
中醫正骨:矯正於足底筋膜,舒緩筋膜的張力及增加血液循環。
運動治療:可多作足部運動鍛鍊,增強足部及腳掌筋肌。並應保持良好的站勢,避免損害足部及腳掌。
家居運動:熱敷浸腳,可促進血液循環,舒展腳筋。
1. 用溫熱水浸腳 10 分鐘後,塗少許潤膚乳液,用手輕輕按捏腳弓,是向上施壓,而非在疼痛的地方按壓。
2. 坐著用腳輕踩小球或圓狀物件,運用腳底輕輕滾動球,按摩刺激腳弓;鞋子要注意換成氣墊,而且是軟底的,不要站立或走動過久。